1. <dd id="ncejp"><pre id="ncejp"></pre></dd>

    2. <th id="ncejp"></th>
      <button id="ncejp"><acronym id="ncejp"><input id="ncejp"></input></acronym></button>
      <em id="ncejp"><tr id="ncejp"><u id="ncejp"></u></tr></em>
      <tbody id="ncejp"></tbody>

      “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河南實踐”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0898zj.com 時間:2023-11-10 09:30 來源:省政府新聞辦

      新聞發布會視頻

        2023年11月10日9:30,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

        發布內容:介紹和解讀我省發展改革部門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方面的進展情況和成果成效,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馬 健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支安宇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一級巡視員

        唐興麗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一級巡視員

        李新國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夏 興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省能源規劃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

        聶曉光 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辦公室主任 常軼旸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為全面展示我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推進現代化河南建設的生動實踐,進一步凝聚思想共識、激發奮進力量,從今天起,我們將在這里舉行“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省直單位負責同志出席,重點介紹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進展、成效等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關注的問題。

        今天是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一場,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出席新聞發布會的發布人: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馬健先生;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支安宇先生;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唐興麗女士;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新國先生;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省能源規劃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夏興先生;

        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聶曉光先生。

        下面,先請馬健主任作主發布。

      馬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馬健

        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上午好!

        首先,感謝社會各界對現代化河南建設的關心和支持。

        黨的二十大是我們黨歷史上的一座偉大豐碑,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河南發展,寄予我們“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的殷切期望,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了總綱領、總遵循、總指引。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以前瞻30年的眼光提出“兩個確?!眾^斗目標、作出實施“十大戰略”重大部署,打出“萬人助萬企”、“三個一批”、“四個拉動”、“六新”突破等組合拳,推動全省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蓄勢的強勁態勢。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創新發展實現新突破。堅持把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作為“首要戰略”,全面構建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中原農谷為支柱平臺的“三足鼎立”科技創新大格局,建設形成16家省實驗室、40家產業研究院、36家中試基地、12家創新聯合體貫通融合的創新平臺體系,引進落地北京理工、上海交大等一流大學鄭州研究院,強力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技術合同成交額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深化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要素鏈、制度鏈“五鏈”耦合,出臺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車等28個重點產業鏈行動方案,成立7大產業聯盟,實施重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速行動,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基本完成,洛陽百萬噸乙烯、航空港區新型顯示基地全面啟動,鄭州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正式投產,前三季度,五大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3%、9.9%、10.8%。

        二是區域協調邁出新步伐。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成功爭取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獲得國家復函,統籌推進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和洛陽、南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全面重塑航空港區管理體制機制,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全面建成。深入推進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范縣(市)改革探索,制定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實現行政村全覆蓋,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0.6%。全面建立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制度,探索推行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投融建運管”一體化推進模式,多措并舉應對多年罕見的“爛場雨”沖擊影響,大力實施秋糧增產奪豐收行動,預計全年糧食產量繼續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

        三是綠色轉型展現新圖景。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加快黃河干支流防洪工程建設,黃河干流出省境斷面水質達到II類。推進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生態修復綜合治理,深化丹江口庫區國家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陶岔取水口水質由II類改善為I類。全面建立碳達峰“1+N”政策體系,推進能源低碳轉型發展等13個專項行動,深化碳達峰試點、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前三季度,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強度降低4.5%。召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截至11月8日,全省平均優良天數210.9天、同比增加2.7天,160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占比達79.2%,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

        四是對外開放形成新格局。堅定不移推進制度型開放,實施鄭州機場航空貨運三年倍增行動、客運發展三年行動,啟動鄭州國際陸港新址建設,加快推進內河航運“11246”工程,全面建設河南自貿試驗區2.0版,開封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第二屆鄭州—盧森堡“空絲論壇”、中國—馬來西亞航空貨運樞紐項目納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中歐班列(中豫號)實現“五統一”管理、累計開行班次突破萬列大關,前三季度,鄭州機場新開通客貨運航線25條、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141%。堅持以良好營商環境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出臺實施深化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意見和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3個專項方案,掛牌運行省營商環境投訴舉報中心,前10個月,全省新設經營主體176.8萬戶,其中新設外資企業430家、同比增長34%。

        五是民生共享得到新提升。堅持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前三季度,新增技能人才(取證)286.2萬人、高技能人才(取證)108萬人。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新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2個、累計達12個,105個縣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全部達到二甲水平,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513所、鄉鎮寄宿制小學150所,鄭州等5市入選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試點城市。編制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ㄔO保護規劃,舉辦2023世界大河文明論壇,偃師二里頭、澠池仰韶村、鄭州商城3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成投用。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錨定“兩個確?!?,深入實施“十大戰略”,綱舉目張抓工作,鉚足干勁促發展,推動全省經濟在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提供堅實支撐。

        一是在擴大需求穩增長上持續發力。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三年行動,滾動開展“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全力抓好增發國債項目建設,著力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拓展新型消費,鞏固提升外貿基本盤,推動經濟持續向上向好。

        二是在創新驅動強引擎上持續發力。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著力抓好“兩城一谷”建設、產學研用全鏈條創新體系構建、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高?!叭齻€調整優化”等牽引性舉措,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

        三是在聚鏈成群育產業上持續發力。堅持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抓深、抓細、抓實7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和28個千億級產業鏈培育,扎實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制造業“智改數轉”,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四是在城鄉融合優布局上持續發力。出臺實施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編制加快建設農業強省規劃,體系化推進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中心城市“起高峰”、縣域經濟“成高原”,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五是在改革開放激活力上持續發力。堅持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深入推進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落實落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各項舉措,持續提升“四條絲綢之路”輻射力和航空港區、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水平,加快中原出海新通道建設,進一步拓展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六是在綠色發展促轉型上持續發力。貫徹落實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深入開展黃河流域和南水北調生態保護治理,統籌推進碳達峰十大行動,加快實施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三年行動,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七是在堅守初心惠民生上持續發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持續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是在防化風險保安全上持續發力。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扎實推進保交樓工作,穩妥有序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債務等風險,持續強化能源穩定供應,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謝謝大家!

        常軼旸

        謝謝馬主任全面詳實的介紹!接下來,歡迎記者朋友就本場新聞發布會關注的內容進行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央廣網記者

        基本公共服務是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的部署要求。請介紹一下黨的二十大以來,河南在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建設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謝謝。

      支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 支安宇

        感謝你的提問。正如你所言,基本公共服務覆蓋了男女老幼所有人群、涵蓋了“從搖籃到搖椅”所有階段,是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工作,同時,又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程,承載民意、關系民生、連接民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保障人民群眾基本公共服務,于2021年印發了《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2021年版)》,這是我省首個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首次明確了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的對象、內容、標準、支出責任等具體內容,對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提出了最低標準、服務規范和財力保障要求。

        黨的二十大以來,在解決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從“無”到“有”的基礎上,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我委會同有關部門,著力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從“有”向“優”發展,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關心的上學、就業、就醫、養老、托育等急難愁盼問題,努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體做到“八個突出”。

        一是突出抓好頂層設計落地實施。以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規劃》為引領,以《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2021年版)》為準則,突出抓好政策落實,為此,省政府印發了《省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支出責任省級分擔辦法》,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基本公共服務政府投入保障機制,做到“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今年共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43億元用于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建設。上半年,全省民生支出4159.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1.6%,確保我省82項基本公共服務項目落實到位,切實兜牢民生底線。

        二是突出抓好公平優質教育體系建設。實施學前教育普惠擴容工程,到10月底,新建、改擴建幼兒園513所,新增學位12.45萬個;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行動,年內已新建、改擴建150所鄉鎮寄宿制小學,國家確認6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開展中職學校達標建設,中職學校達標率年底達到80%。支持鄭大、河大“雙一流”建設,培育河南農業大學等7所高校11個專業“雙一流”第二梯隊。謀劃籌建河南電子科大等5所高校,填補我省高??祁惪瞻?。

        三是突出抓好高效優質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全力創建國家醫學中心,積極引入復旦婦產科醫院、北大六院、北大積水潭醫院等國家級醫療資源布局河南,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學科達到12個,居全國首位,項目建成后,將大大方便我省居民在家門口即可請名醫診病。建成3個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完善省級慢性病分治網絡。設置60個縣(市)三級綜合醫院,創建179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現“二級甲等”醫院縣級全覆蓋,基層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四是突出抓好公共文體服務體系建設。建成省科技館新館、中國文字博物館二期、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設施,形成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鎮文化站、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主體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加快推進省綜合體育訓練中心建設。城市“15分鐘健身圈基本建成”,鄉鎮和行政村體育健身設施實現全覆蓋。

        五是突出抓好“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建設。開展托育服務能力倍增行動,目前,托育服務機構總托位達到29萬個,比“十三五”末翻一番。持續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布局,累計推動157個縣(市、區)全部建有縣級特困供養機構,實現673個街道、7334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

        六是突出抓好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省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7842萬人、1120萬人、1099萬人,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累計建成農村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機構2312個,集中照護4.1萬農村重度殘疾人。連續多年持續提高城鄉低保、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

        七是突出抓好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統籌推進棚戶區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截至目前,全省棚改安置房基本建成21萬套,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38.98萬戶,分別完成工作目標的105%、103%,提前完成年度任務。

        八是突出抓好就業服務體系建設。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就業人群,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力度,成功舉辦第二屆全省職業技能大賽。截至9月底,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27.3萬人次,全省城鎮新增就業98.43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89.5%,就業增量及時序進度均高于去年同期。

        下一步,我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將在近期修訂出臺《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2023年版)》,進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同時搶抓發展機遇,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統籌推進標準完善和項目建設、體制機制創新等工作,為全省人民提供更加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謝謝大家!

        河南日報

        近年來,我省深入推進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開發區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增強。請問,目前相關工作進展及成效如何?下步工作重點有哪些?謝謝。

      唐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 唐興麗

        謝謝你的關注。開發區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是各地改革創新、壯大產業的前沿陣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開發區工作,明確提出把開發區打造成為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實施以“三化三制”為核心的改革舉措,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兩年多來,隨著開發區改革的持續推進,尤其是“一縣一省級開發區”“管委會+公司”“三化三制”改革的深化,開發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整體性優化,專業化、市場化水平明顯提升,發展活力動力有效激發。

        一是規劃布局全面優化。全省已將經開區、高新區、產業集聚區、服務業“兩區”等288個開發區整合為184個開發區,并新設豫東南高新技術開發區和豫商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一縣一省級開發區”布局;完成開發區四至邊界劃定,全省開發區規劃建設用地面積3378.6平方公里,實際可利用空間1871.9平方公里,生產力布局得到優化、發展得到規范,資源配置分散、力量分散等問題有效解決,為長遠發展留足了空間。

        二是體制機制系統重塑?!肮芪瘯?公司”運營架構實質化運轉,經濟管理權限下放運行效果總體良好,非跨行政區的開發區社會管理職能基本完成剝離,實現了“瘦身健體”、聚焦主職主業。領導班子任期制、員工全員聘任制、工資績效薪酬制框架全面建立,一批有干事創業激情、專業性強的干部充實到開發區中,獎優促劣的實績導向更加突出,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充分調動。

        三是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作用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2022年,營業收入超400億的開發區達到24個,超800億元的8家,超千億的達到4個,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達68%、營業收入占全省比重達72.3%、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達80.7%,對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為全省經濟穩定向好提供了堅實支撐。其中,全省先進制造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7226家、占全省66.5%,實際利用外資11.04億美元、占全省62.1%,開發區產業發展加快邁向更高能級。

        今年6月份,省委、省政府高規格召開全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議,對推動開發區改革再深化、發展再提質、能級再提升工作進行部署。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開發區工作重心聚焦到提質提效提速發展上來,推動各開發區緊緊圍繞省級重點培育的7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28個產業鏈,精準補鏈延鏈升鏈建鏈,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進一步明確在鏈群中的發展定位,強化項目招引和企業培育,把開發區打造成為培育壯大產業鏈群的平臺支撐,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提供強勁引擎。謝謝。

        河南廣播電視臺記者

        我省突出強調“項目為王抓投資”,請問近期在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方面有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還有什么具體謀劃?謝謝。

      李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李新國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我省堅持“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投資、以高質量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樹牢“項目為王”導向,深入開展重要項目集中攻堅,政策靠前發力、資金靠前使用、服務靠前保障,一大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高,強基礎、補短板、利長遠、惠民生的重大項目接續實施,有力支撐投資穩定恢復增長,為深入實施“十大戰略”、推進現代化河南實踐提供“強引擎”和“硬支撐”。

        一是以“雙百工程”為引領的重大項目支撐強勁。2023年共實施省重點項目2496個。其中,圍繞產業轉型、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領域,省政府確定了100個總投資100億元左右的重特大項目,由省領導領銜分包重點推進,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資2390.4億元,占年度計劃的84.7%。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鄭濟高鐵濮陽至濟南段、龍門實驗室、超短超強激光平臺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億元及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1.7%,重大項目發揮了穩經濟、穩投資“壓艙石”作用。

        二是以“三個一批”為牽引的產業項目作用彰顯。2021年7月以來,已組織開展10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共實施項目14156個,總投資10.5萬億元。其中,累計簽約一批項目4068個,總投資3.4萬億元;開工一批項目6730個,總投資5.5萬億元;投產一批項目3358個、總投資1.66萬億元。隨著“三個一批”項目的壓茬推進、滾動實施、持續發力,投資拉動和產業帶動效應持續釋放,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洛陽石化百萬噸乙烯、富士康新事業總部等一大批標志性引領性項目相繼落地,促進全省工業投資保持快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投資工業同比增長7.7%,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3.7%?!叭齻€一批”項目建設活動已成為新時代河南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標識和靚麗名片。

        三是以“集中攻堅”為抓手的推進機制成效顯著。去年以來,我省持續實施穩經濟重要項目集中攻堅行動,成立60家成員單位參與、8個工作專班支撐的推進機制,將“三個一批”、省重點、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券、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項目納入攻堅范圍,聚焦手續辦理、要素保障和問題協調,強化“一項目一清單”管理,堅持掛圖作戰、交辦督辦,推動各類項目加快建設。近兩年累計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342億元、發行專項債券4229億元、簽約投放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221億元,爭取中央安排用地保障指標44.6萬畝,有力支撐了新建鄭州南站、平漯周高鐵等一批多年想干的重大項目提早開工建設,隋唐洛陽城、黃河國家博物館等項目加速推進。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3%、教育衛生等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10.3%,短板弱項加快補齊,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下一步,我委將會同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搶抓國家增發1萬億元國債的政策機遇,多措并舉推動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提質增效、投資運行進一步向好發展。

        一是加強項目謀劃儲備。聚集國家政策導向、資金投向、規劃指向,結合我省發展戰略、發展規劃和建設需要,組織持續謀劃儲備重大項目,做深做細前期工作,盡早提出2024年省重點項目清單,及時啟動“十五五”規劃重大項目研究,提早謀劃支撐未來發展的重大項目。

        二是優化項目推進機制。在系統深入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印發進一步優化重要項目集中攻堅行動的方案,更加突出重大問題協調功能,優化專班設置和運行機制,強化掛圖作戰、交辦督辦、督導服務、考核獎懲,推動前期項目加快開工、在建項目加快施工,努力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三是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堅持“要素和資源跟著項目走”,組織提前儲備202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券、增發國債等項目,做好準備工作,積極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盤子。用好國家加大重點項目用地保障力度、省重大項目白名單等制度和機制,加強土地、能耗等指標省級統籌,對重大項目應保盡保。謝謝。

        中宏網記者

        我們知道,能源是經濟社會的基本支撐,請問河南能源發展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發展?謝謝。

      夏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省能源規劃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 夏興

        謝謝你的關注。河南是全國重要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近年來,我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增強供應保障能力,促進綠色消費轉型,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抓項目,保生產,能源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加快推動洛陽洛寧、信陽五岳等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建成投產南陽天池項目。洛陽萬基1號煤電機組投產運行,謀劃新增一批清潔高效煤電納入國家規劃。全面開工洛陽石化百萬噸乙烯項目,積極推進外電入豫、西氣東輸三線河南段、大型煤炭儲備基地等重大工程建設。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約2.4億噸標煤,居全國第七、中部六省第一;全社會用電量3908億千瓦時,居全國第七、中部六省第一;發電總裝機突破1.3億千瓦,油氣管道總里程超過9800公里。

        二是早謀劃,強統籌,能源迎峰度夏保供堅強有力。提前謀劃、綜合施策,積極落實煤源,組織統調煤電機組應開盡開,實施需求側錯峰避峰管理,提前著手爭取外電,成功應對7889、7917萬千瓦兩次歷史最高用電負荷,以較低的經濟成本保障全省電力運行平穩有序。著力穩定入豫氣源,協調中石油中石化提前簽訂合同,在全國平均壓減10%合同氣量的情況下,我省氣量未受壓減,確保天然氣充足供應。

        三是優結構,促轉型,能源綠色發展加快推進。大力發展新能源,風光生物質等發電裝機突破6000萬千瓦,占總裝機比重達到47%,其中,風光裝機規模居全國第五、中部六省第一。今年1-10月,全省新增屋頂光伏1100萬千瓦,新增規模居全國第一。

        四是出政策,占先機,新型儲能產業蓬勃發展。以省政府名義印發《關于加快新型儲能發展的實施意見》,在上網電價、調用次數、財政補貼、容量租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十四五”末新型儲能裝機達到500萬千瓦,力爭600萬千瓦,居全國第一方陣,有力提振市場信心。

        五是勇創新,蓄勢能,能源發展活力更加充沛。搶抓國家政策機遇,聚焦前沿技術,加強重大問題研究,科學謀劃項目布局,編制印發《河南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建設鄭汴洛濮氫走廊;構建綠色氨醇零碳產業體系,打造千億級能源高端裝備產業集群。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對能源發展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堅持系統觀念和問題導向,統籌發展和安全,緊緊圍繞“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一體推進控煤、穩油、增氣、引電、擴新”方向目標,堅持科技引領、增綠減碳、內穩外引、智能高效,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是全面提升能源供應保障水平。深挖省內能源供應潛力,夯實煤炭煤電兜底保障作用,規?;_發新能源,謀劃建設外電入豫新通道。到2025年,全省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1億噸標煤以上,風電光伏裝機達到7500萬千瓦。

        二是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按照自發自用、多用綠電的原則,因地制宜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充分利用工業園區、公共機構屋頂和空地,建設分布式風電光伏,合理配置儲能;推動景區和城市公共停車場、高速服務區建設“光儲充”一體化項目;推進農村能源革命,推動綠電和清潔取暖、產業發展、污水處理等相結合,逐級推動一戶一村一鄉一縣用電自給自足,實現能源從“遠方來”到“身邊取”。

        三是積極發展能源數據經濟和科技創新。研究開發多領域能源監測預警和供需調配應用場景。加快攻關前沿技術,爭取在氫能、異質結、鈣鈦礦等方面取得突破。

        四是統籌推進外電入豫和省屬能源企業轉型。盤活省屬企業省外煤炭資源,建設坑口電站和風光項目,構建省外能源保障基地,做大做強省屬骨干能源企業。

        五是加快優化電網結構。推進電網南北、東西互濟工程建設,緩解供電卡口,實現真正“一張網”。優化農網投資結構,提高戶均配變容量和投資效率,提升供電質量和新能源消納水平。

        六是持續提升需求側管理能力。加強重點行業、企業負荷管理,精準匹配用電曲線和負荷曲線,不影響正常生產生活的情況下,科學引導錯峰避峰用電,降低企業成本。督促企業實施節能降耗技術改造,推行綜合能源服務模式。

        七是大力發展新型儲能。制定全省儲能發展規劃,新能源項目合理配置儲能,加強大型獨立式儲能設施建設,實現新能源和新型儲能融合發展。謝謝大家。

        頂端新聞記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并對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我省也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十大戰略”之一明確提出,深入推進。請問,作為農業大省和農村人口大省,近年來鄉村振興取得了哪些明顯的成效,有何突出特點?下一步又將如何深入推進?謝謝。

      聶

        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 聶曉光

        感謝你的提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近年來,我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正在古老厚重的中原大地徐徐展開,呈現出“穩、富、強、美、融”5個鮮明特點。

        一是立足于“穩”,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始終胸懷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尤其是克服近年來最嚴重“爛場雨”等不利影響,今年夏糧總產仍達710億斤,秋糧預計產量600億斤以上,糧食產量有望連續7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33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292萬畝,更多“望天田”變成了“穩產田、高產田”。

        二是著眼于“富”,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牢固樹立“大食物觀”,做足做活“土特產”大文章,加快推進“三鏈同構”。全省發展優質專用訂單小麥1600萬畝,優質花生1900萬畝,均位居全國第一。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已發展成萬億級產業,越來越多的雙匯、好想你等“豫字號”農產品走出國門,豐富了“世界餐桌”。

        三是致力于“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科技賦能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高標準、高起點編制《中原農谷發展規劃(2022—2035年)》,健全完善“1+1+2+N”政策體系,中原農谷高位起勢,成為帶動全省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新引擎”。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97%,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4.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

        四是聚焦于“美”,加快和美鄉村建設。全部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車,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所有行政村,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88%,鄉鎮和農村熱點區域實現5G網絡全覆蓋,基礎網絡規模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五是貫穿于“融”,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支持許昌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大膽創新、先行先試,發揮蘭考、鄢陵、新安、南樂、新鄭5個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標桿帶動作用,積極探索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今年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18元,增長6.8%,高于城鎮居民2.4個百分點。

        下一步,我們將以在鄉村振興中實現農業強省為目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一是以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著力打造綠色發展田園。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推進“中原農谷”成勢見效,加快建設現代種業強省,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二是以鄉村建設為主陣地,著力打造美麗生態家園。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提高村莊規劃布局合理度、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鄉村公共服務便利度,推進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三是以增加農民收入為關鍵,著力打造富裕幸福樂園。發展縣域富民產業和鄉村特色產業,多措并舉促進農民穩崗就業,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把產業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加快提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四是以厚植文明鄉風為內核,著力打造和諧善治港灣。實施鄉村振興“塑形”+“鑄魂”工程,持續健全“四治融合”基層治理體系,深化“五星”支部創建,弘揚敦親睦鄰、守望相助、誠信重禮的鄉風民風。

        謝謝!

        常軼旸

        謝謝各位發布人!時間關系,今天的現場提問先到這里,如果記者朋友還有其他關注的問題,可以在發布會后,與省發展改革委聯系,進一步進行采訪了解。

        在此,希望各新聞媒體的朋友持續關注和支持全省發展改革工作,全景式、多角度地宣傳展示好我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錨定“兩個確?!?,深入實施“十大戰略”,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舉措成效,進一步提振信心、凝聚力量,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再次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記者朋友們!再見。

      責任編輯:李連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關閉當前頁面】

      相關閱讀:

      男人的网站,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青春娱乐视频极品视觉盛宴
      1. <dd id="ncejp"><pre id="ncejp"></pre></dd>

      2. <th id="ncejp"></th>
        <button id="ncejp"><acronym id="ncejp"><input id="ncejp"></input></acronym></button>
        <em id="ncejp"><tr id="ncejp"><u id="ncejp"></u></tr></em>
        <tbody id="ncejp"></tbody>